打造学习型企业|学习《一群乌合之众 聪明人再多也打不了天下》有感

发布时间: 2019-05-21

日前,丰林集团董事长刘一川先生为大家推荐《一群乌合之众,聪明人再多,也打不了天下》(点击标题可阅读此文),丰林集团各单位开展了专题学习活动,很多员工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想,并记录成读后感。本平台摘选部分精华推送,与大家分享。

“武林盟主”指日可待

文/集团总部张潇

“物理世界之道在于上天,人类社会之道在于人心。”在反复拜读了《一群乌合之众,聪明人再多,也打不了天下》后,这句话一直我在脑海里徘徊。身为一个企业人,我深切认同文章中提到的使命感、使命的认同感、共同追求使命的紧迫感、升华使命的重要感。一个企业的兴衰,不在于有多少个顶尖人才、有多少个聪明绝顶的人,关键在于要有能够各司其职、将相应职位能力的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大家共同朝着同一目标前进的人。

如何做好一个企业人?我从近几年来最为成功的电视剧《琅琊榜》里找到了答案。在《琅琊榜》中,江左盟就“营救卫峥”一事进行的前后努力,就能很好地说明在一个企业里,我们要各司其职,才能达到最终目标。

第一次营救卫峥,是在城门劫囚。当时,没有统一的部署、没有精准的实施方案,有的只是一帮身经百战的江湖高手,如果一对一单打独斗,他们绝不在下风。但是,他们输了,死伤惨重。他们败就败在没有团队核心、没有相互配合、没有合理地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匆忙上阵,后果只有一个字:输。就如文章里提到的:“没有对愿景作出“共同心灵”上的承诺,我们就无法组织起来,我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第二次营救卫峥,经过梅长苏与众人制定缜密周详的计划、众人多次的排兵布阵、模拟各种可能性、将各个人的能力用到应用的地方,最终,成功地救下了卫峥,完成了一个成功率只为1%的任务。纵观此战,江左盟将每个角色的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

梅长苏:领导者,通过分析夏江的心理 ,利用夏江不是真的想抓捕卫峥而是想陷害靖王的漏洞开始布置整个执行方案;

靖王:执行者,在最终与誉王、夏江进行对峙时,利用自己耿直的性格,取得皇帝的信任;

言侯:执行者,利用多年前老友的身份、利用夏江想知道其子的信息这一心理,引诱夏江出城,令夏江方寸大乱,失去了应有的冷静、判断力;

言豫津:执行者,利用自己人畜无害、毫无心机的表象,让纪王相信在登甲巷遇见夏冬押解卫峥是无意的,为日后梁帝误会打下基础;

纪王:第三者,经言豫津的误导,使其利用不问世事、不介入党争的形象令梁帝信服其所说的话;

飞流:执行者,武功高强,负责在营救卫峥时对付夏江;

药王:执行者,负责以江湖力量,干扰夏江的判断(假装随夏冬进悬镜司抢人);

夏冬:执行者,负责做内应,并在御前假装维护夏江,令梁帝起疑;

······

每一步,精心布局;每一步,锱铢必较。如果,当中有一个人犹豫了,这个任务就注定失败。在这场关乎所有人性命、未来的营救计划中,梅长苏作为领导者,立足全局,运筹帷幄,利用每个人的特点、性格、能力,让每个人各司其事,令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如果单靠梅长苏一个人,再强大的智慧,没有队友的支持,一样于事无补。“一群有志向的能人在一起共同奋斗,怎么可能没有未来呢;即使发生暂时的挫折,也必然会有成功的一天。”梅长苏这个团队,正是靠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才走到了最后。

回归到企业,同样如此。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难成大事;一个企业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民主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难以强大。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作为一个企业,只有将每个人的能力及特点发挥至极致、将每个有效的指令执行下去、朝着共同的目标走下去,团结一心,摆脱“一盘散沙”的做法,这样才能成事,这样才能成为每个行业的“武林盟主”。

 

把“乌合之众”变为“精英之师”

文/百色工厂谢璐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水浒里108个好汉,都有自己的“奇才”,他们被组织到了一起,想轰轰烈烈地干场革命,但是最终失败了。我觉得这108个好汉,其实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虽然组织越来越庞大,却没有一个全体人员都认同的目标,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走到一起,有些人甚至是不得以加入到组织里的。这就是这篇文章里提到的认同“使命愿景”。

我们加入丰林,对于自己来说是什么定位?如果你认为,这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那么你在工作时可能就付出了60%-70%的努力;如果你认为,这是你的一份事业,那么你在工作时可能会付出80%到90%的努力;如果你认为,这是你的责任,那么你将在工作时付出100%或者突破100%的努力。

员工在知识结构、工作技能、道德品行上都是参差不齐的,如果不用深厚的企业文化去熏陶、引导、提升,那么永远都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只有把公司的目标不断地与员工的目标相结合,把企业的文化内涵深植于员工心中,才能使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不断增加。

通过不断地加强员工培训,技能操作会更适应娴熟,员工对各种指令动作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执行再到创新提高,终有一日,“乌合之众”也能变为“精英之师”!

 

向这些“不够聪明”的同事致敬

文/百色工厂陈小娟

我们所说的认同,并不仅仅是表面上、形式上的,只有在心里真正接受公司的文化,才能从言行做到“有力量的克服前进中的艰难困苦,使个人和组织始终能够保持并拥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与理由”。

生产一线永远不缺乏因为生产设备临时故障停机而放弃休息,立即赶到故障现场检修的员工,提高设备开机率是他们的信念;质管部检验人员无论严寒酷暑都认真翻检每一剁板,将没有瑕疵的产品送到客户手中是他们的信念。或许在很多“聪明人”眼里,这些同事不够聪明,但正是这些同事坚守了与公司同样的信念,才保证了生产线设备的正常运转、客户对我们产品的认可,向这些“不够聪明”的同事致敬!

 

我眼中的丰林

文/南宁工厂莫伟利

之所以对这篇文章有极大的认同感,是因为我在阅读过程中就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但是又说不出的那种感觉。细想之下才发现了那种熟悉的感觉是因为文章中的观点与丰林集团的企业文化不谋而合,通篇所阐述的可以说是对丰林集团这些年文化建设的总结。所读的即是经历,能不熟悉吗?

丰林集团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产能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客户长期以来对产品质量的肯定以及同行企业对丰林集团的高度评价。“全行业都在学习丰林!”这是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设备供应商对丰林集团的评价。

我入职丰林的这7年多,经历了人来人往。一些人的离开,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冲突的结果,是对团队组织的不认同;而留下来的人都是有着共同“丰林梦”,大家一起努力为之拼搏。

团队建设是一个持续进步的“相互学习过程”。丰林集团五地工厂的人才交流以及互动学习,极大地提高团队的精神境界以及业务操作能力。南宁工厂技改期间安排了大量员工到各兄弟工厂培训学习。同为刨花板生产线的惠州工厂的培训,为员工的转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为实现南宁工厂新生产线3月份出板、8月份与集团并表生产、当年盈利的行业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宁工厂总经理林国利在首板下线一周年总结会上说到:“这一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人才队伍。”一支高素质、技术过硬、执行力强的队伍,能够克服前进路上任何的困难。

相反,不能凝成队伍的一群乌合之众,积聚的聪明人再多也打不了天下。

 

我们是乌合之众吗?

文/惠州工厂倪蕾

何为乌合之众?乌合之众即是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何为组织?组织即由若干个人或群体所组成的、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的社会实体。

新版ISO体系标准中新增加了领导的作用,认为领导在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组织中领导要起到提高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

如何提高组织成员的认同感,达到目标一致?首先要建立规范的制度和有效的相互约束的激励机制,要让组织成员感受到制度下的组织的相对公平性,而不仅仅是福利待遇问题。其次,对于组织中不认同愿景而只是短视的“利益集团”的“聪明人”,要立即请走,那些人往往是制度的破坏者,个人的利益大于组织的利益,拿组织的资源来为个人谋取利益,这使组织成员看到了不公平,从而兹生的各种小团体来形成各种“利益集团”,这也就成了乌合之众了。

如何让我们组织不成为一群乌和之众,那就是形成的制度要让组织成员有高度的认同感,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树立领导者的权威,提高组织成员的执行力,让组织成员更具胸怀、境界,共同认同组织的使命追求。

 

找准定位 赋能组织

文/惠州工厂谭文

很多时候,我们原本认为组织里阻碍较大和产生较坏影响的是那些不思进取、被动行事的成员。这篇文章让我们理解,所谓“聪明人”、“投机者”对企业发展的阻力和破坏的影响力更大。若这些人群在不符合企业价值观及信念出发,在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是本位思维和自我思维,以损害和侵犯公司利益为代价,所谓能力越强者,在这个情况下,影响和破坏性就越大了。

作为组织的一份子,只有不断学习和深入理解企业的愿景规划,认同企业发展的文化,协调和规划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找准定位,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赋能平台和组织,从而实现组织的高效的发展。

为丰林梦添砖瓦

文/池州工厂魏兴

这篇文章深层次的分析了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关系,而我作为组织中的一员,读完之后感触颇多。

我们生长于这个社会,不能避免的要与群体建立联系。我们会为了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去加入一个组织。可能刚开始每个人都是充满信心的,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渐渐地,我们开始丧失自我,不再思考,只会随波逐流,成为万千乌合之众中的一员。我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乌合之众,尽管我们很不想承认这一点。但至少,在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发生变化了。学会思考、保持清醒,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做的。

企业与员工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像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只有组织和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基本价值立场,才能建立一支优秀的队伍。作为一名员工,除了每天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还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了解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从而不断调整自己前进的步伐。另外,员工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也是对精神境界的一种提升。

必要的思考将会指引我们前进,适当的孤独会使我们更加清醒。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成为乌合之众。

作为丰林人,我骄傲、我自豪,因为在丰林,我体会到学习乐趣,在丰林,我有了人生的目标,那就是与志同道合的丰林人一起努力,为“丰林梦”添砖瓦!

“共享价值”不能轻视

文/林业公司林张勇

我有一些感触与大家分享:

1、认同公司的使命和愿景

对于公司的使命愿景我是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的,仍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沟通,提高感悟,让自己能够跟上公司的步伐。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我愿意围绕着公司的使命和目标与公司共进退,并尽我自己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另外,绝大部分人不是“先觉悟,后加盟”的,作为一个林业公司的老员工,我有义务和责任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醒和引导员工,使之产生认同感,逐步领悟和建立共同的价值立场,从而在工作上产生潜在力量和动力。公司需要我们这些老员工来“教化”新员工,把组织里的新员工“同化”或“文化”,而且我相信这也不是一天或一个月就能实现的,需要在较长时期内互相学习、沟通,中共同感悟和领悟。

2、“共享价值”不能轻视

从小的方面说,林业公司的“价值回报”或“共享价值”从无到有,从有到完善并形成制度化,最重要的具体体现在:经过日积月累,形成了造林绩效考核办法,其中重点制定了造林当年考核奖罚和轮伐期产量考核奖罚;制定了安全防火考核办法。打破了在生产经营上做好做坏都一样的“大锅饭”的局面,让员工产生了动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从大的方面说,老板给林业公司的中层员工以上派发了激励股权机制,集团结合林业公司的经营目标考核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些“共享价值”的体现,也很好地激发了林业公司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大家都在围绕着共同目标尽力做好工作。

 

金子总会发光的

文/明阳工厂黄城号

读了刘董推荐的《一群乌合之众  聪明人再多也打不了天下》这篇文章,感触良多。

企业的“使命愿景”需要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心上,让每一位员工认同组织的基本价值立场或核心价值理念,但这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困难。因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看问题的片面性,这就需要我们长期持续地灌输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每个组织成员的行动指南。

明确相对的公平和公正,是基层管理的要点,对事不对人、有奖有惩是管理之道,做好这些才能管理好基层团队。总会有人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离开团队,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有问题,而是某些人不适合组织或者有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的载体。

大浪淘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联系
我们
销售
服务
举报
投诉